因為新技術的關係,對這部片的評論大概沒辦法跟平常一樣,應該說這整場觀影體驗,有顛覆了我以往被稱為“看電影”的經驗,於是沒有辦法用平常的方式來評論。能夠被新技術影響到這種程度,其實我蠻驚訝的,無論如何,以下記錄觀賞120格、4K、3D未來版的《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》後,產生的一些心得想法。

   

在開始寫觀影後想法之前,先來快速討論一下新技術這件事。120格、4K、3D到底是什麼樣的技術?它本身到底能帶給電影以及觀眾多大的影響?或是白話一點,它到底能讓電影看起來多不同?這大概是所有觀眾的疑問,也是新技術的焦點所在。

首先先釐清,這三點新技術的使用,都是針對視覺去做提升,常常在觀影時被大家一再忽略的聽覺效果,個人認為作用力幾乎是零(不過《比利》一片沒有因此忽略配樂這一塊)。那麼新技術的三個數值單位,到底代表什麼?有什麼影響呢?

4K - 這個數值代表解析度,通常以像素為單位,也就是pixel,而1K=1000,4K=4000,所以4K就代表水平像素達到4000像素的級別。不過像素不是單純能用數學倍數去算的東西,本人也不是行家,很難說得多詳細。總而言之平常大家在網上會想找的1080p高清片源,大概會是4K的一半甚至更低,這樣可能稍微可以對4K有點概念?會導致的結果是色彩飽滿、畫面更亮、可以看到毛細孔這樣。

3D - 這一點應該不用我再多說,3D自從阿凡達以來,根本一路邁向普及之路,已經不是值得大驚小怪的觀影體驗。

120格 - 這個數值指的是,一秒幾張畫面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,一本小冊子,每一頁的圖片都跟上一頁有一點不同、但是是連貫的,這樣只要快速翻動書頁,就可以看到它動起來,電影就是這樣,說穿了就是無數張畫面快速播放給你看,用視覺暫留搭配你的大腦讓畫面開始有動起來的錯覺。目前一般電影都是使用一秒24格畫面來拍攝與播放,而《比利》一舉提升到了一秒120格畫面。說穿了提升的就是流暢度,想想看本來一秒的動作,只能用24張靜止畫面表現,每張畫面的差別大概是萬分之一毫米(隨便亂講一個數值),現在突然間說okay其實一秒你可以有120張靜止畫面了,每一張的差別就可以提升到千萬分之一毫米(再度亂掰數值),這樣本來因為一秒格數/畫面不夠多所產生的流暢度空隙,就可以被填得更滿,每一個動作也就更流暢、更具有細節。

結論:簡單說,這三項新技術,就是讓觀影者擁有更逼近真實的體驗。

 

1. 片頭的反差與衝擊 - 不給觀眾正中直拳是為何?

一開始想很快討論一下的點是:片頭。在《比利》之前,沒有人真的看過用新技術拍成的電影,也因此觀眾十有八九都是抱著好奇與期待的心情,坐在那裡死盯著螢幕等待畫面顛膚他們的視覺想像,但是李安卻沒有安排衝擊力很強的片頭。相反地,電影最一開始的片頭,是伊拉克戰爭中的某廢置攝影機,恰巧拍到比利跑去救B班長官的畫面,李安甚至直接使用了攝影機的影像,畫質粗造不說,大半螢幕甚至因為攝影機是放在車內,而導致右側螢幕根本就是黑的,僅僅只有一小角拍出遠遠的地方的兩位軍人,模糊到看不出誰是誰。

這樣子的片頭,有看到失望的評價,認為觀眾抱持如此大的期待,李安卻沒有在第一刻展現新技術的躍進,而是放了比一般電影都還要差的影像,不夠“未來”。不過我個人相當喜歡這種安排,原因有二:第一,這段影片放在片頭,是因為在戲中它就是導致整段中場戰事的原因,因為這個粗糙影像的散播,B班才獲得重視,美國人民才歡慶恭迎所謂「英雄」,所以把這樣子的影像放在片頭,劇情上非常合理。第二,我稱之為一種反差的衝擊力。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玩具總動員?身為第一部全3D電腦動畫長片,其實它恰巧與《比利》有著相同的命運,都要介紹一種新的視覺體驗給觀眾。在玩具總動員的片頭,第一個畫面是安迪房間牆上的壁紙,是一顆特寫鏡頭,照著壁紙上的雲朵圖案。這個感覺以假亂真的片頭,在觀眾期待看到3D動畫效果時,卻從平面的圖畫影像開始,而後帶到安迪自己畫的玩具場景裡,那些手繪的紙箱,暗示著觀眾過去動畫的樣貌,直到突然BANG,3D玩具角色登場。我認為《比利》做了一樣的事。當觀眾期待看到新技術的影像,李安卻給了差到不行的手持攝影機畫面,提醒著我們攝影機的存在,過去電影的限制與阻礙,然後BANG,真人角色出現,兩者間的對比有著強烈的反差,其實更強調了新技術的力量與躍進(不過其實李安接在片頭之後的影像,也不是太有力度...所以這個論點我帶有保留)。

 

2. 新技術的存在與影響 - 跨越現實的那條線?

看這部片沒辦法不去討論這一塊,前言大概說明了三項新技術分別提升的效果是哪一塊,同時結論就是新技術是為了綜合提升電影的真實度,那麼,《比利》有達到這一目的嗎?個人給的答案是:有,也沒有。李安選擇用文戲的方式來使用新技術,到底是好是壞我目前無法定奪,不過文戲的結果就是,除了穿插其中的戰爭場面,大部份的畫面都很靜止,120格的流暢度效果沒有發揮得淋漓盡致。事實上,整部電影我都覺得坐立難安,許多影評提到的無法融入劇情、新技術是大材小用,我都能理解。

《比利》真的很真實,但是它也很不真實,為什麼?新技術讓每一個角色都變得更立體,高解析度已經完全地騙過我的眼睛,120格用在文戲上根本資訊過剩,沒有一個空隙讓我去懷疑每一個動作的真實性,但也就是因為這份真實,鏡頭外的攝影機的存在,變明顯了。當畫面趨近我雙眼能見的真實,當攝影機用平常我無法看到的角度,或者是用僵硬且笨拙的方式去移動,我會瞬間明白我還是只是在看一部電影,因為我不可能轉頭轉的這麼緩慢而僵硬。說實話我看完之後很想體驗一下VR,想知道兩者間的差別是什麼?如果我在VR看到這種畫面,我是不是會被嚇死?簡單說,新技術確實提升了真實度,但是他沒有給我全餐,電影院的空氣、我鼻梁上愚蠢的3D眼鏡、畫面周圍的黑色電影院牆壁,全部都成了更加真實的阻礙。

不過撇除掉這些阻礙,新技術提供的畫面本身,其實也有缺陷。這邊先稍微提一下另外一個技術,目前運用越來越廣泛的motion capture(動作捕捉),是一種可以捕捉真人表演,化成動作數據放進電腦裡,再覆蓋上CGI外皮的特效,魔戒裡的咕嚕、新版金剛都是知名的例子。不過當這種技術被用在人類角色上時,會產生一種名為uncanny valley的感受,就像是北極特快車、或是丁丁歷險記的電影版,當電影中人的角色,是用真人演出加上CGI人類外表做成時,有些觀眾就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,那種極像真人但不是真人的存在,會讓人類產生排斥與不舒服的感受,而普遍認為造成的原因,是當科技的仿真程度越高時,人會不自主地更加敏銳,而察覺更多不夠完美的細節,而感到不舒服、不正確。個人認為《比利》就有類似的情況產生。老實說《比利》並不完全適用於這個專詞,畢竟電影裡面就是真人,從頭到尾沒有用電腦特效處理過,只是用更強大的攝影機把更多真實捕捉而已,但為何這樣還是不夠呢?還是讓人不舒服?還是讓人無法融入並採信呢?個人的解讀是,新技術捕捉到的真實,就像motion capture角色過高的仿真度,整個電影環境都太過靠近觀眾存在的現實世界,也因此觀眾更為敏銳、更容易感受到細微差異,反而增加了難以融入的感受。

 

3. 李安的意圖 - 我們真的有成為比利了嗎?

上一段提到新技術太過真實,真實到讓我察覺攝影機的存在,也因此打破了電影的虛幻魅力,害我開始分分秒秒計較我身處的現實與電影中的環境上的差異。不過老實說,我不認為這樣的破滅都是新技術的問題,在某種程度上,這跟李安使用新技術的方式也有關係,而整場電影看下來,個人解讀李安的意圖 - 甚至可能是他決定冒險使用新技術拍攝的其中一個原因 - 就是讓觀眾成為比利。

怎麼辦到?大部份電影往往是用角色設計的方式,故意去刻劃一個角色來讓觀眾套入,並善用POV(point of view)敘事視角的切換。通常電影都會讓觀眾有全知的視角,也就是比裡面的角色知道的都多,或是限制的視角,也就是只知道跟其中某些角色一樣多的事物,甚至是知道的比角色還少。還有一種方法,是完全的point of view的電影,也就是攝影機就是某角色的眼睛,不過這種電影算蠻少的。《比利》一片算是限制視角的電影,我們知道的跟比利一樣多,很明顯地我們最常跟著也是比利,所以可以透過他碰到的事件與他自身的反應,來理解與體會這個虛構的電影世界。片中穿插的沙場片段,都可以合理解釋為比利的回憶,切換的時間點往往都是從比利的畫面帶過去,回到現在時間點的畫面也常是比利大夢初醒的樣子。而攝影機的移動切換,更讓人有這種感覺,不論是明顯比利視角的鏡頭(尤其是馮迪索直視鏡頭的大特寫),還是時常鎖定比利情緒反應的觀察畫面,都再再引導觀眾去理解比利。

以上提及的電影語言應用編排,在一般電影中也很常使用到,《比利》這一部電影等於是往上加蓋了一層名為新技術的東西。但如果說新技術只是提升真實感,讓大家更有成為比利的臨場感,就有點對不起李安了。個人認為李安沒有把視角更加限制在比利個人的視角上,甚至反向安排一些比利自己直視鏡頭的畫面(雖然之後會發現他是在看電影世界裡的某一點,而不是真的打破第四面牆),都顯示出李安的某種柔性作風。回想一下少年Pi裡,那些美到如幻想的場面,那片大海如代表Pi的心境,這一次新技術下真實到可怕的世界,是否也能解釋為比利的心境?太銳利、太亮,跟夢境一般真實卻詭異。不過這樣子的解釋,我個人其實沒有很認同,主要原因是回憶片段與現在時間點沒有任何視覺差異,錯過了電影語言能大肆發揮的地方,讓比利這個角色失去了更加表現情緒張力與反差的機會,個人覺得很可惜。

 

4. 劇本本身的刻劃 - 會說故事的李安說了什麼?

前面兩段都被我拿來說新技術了,這邊開始說一點劇情,承接上一段我提到的讓觀眾成為比利的技術面,事實上劇本對於這種型塑,也是很重要的。這部片從小說改編,文學性理應濃厚,將同為小說改編的少年Pi改拍的如此出色的李安,這次說了什麼故事?我必須先承認,因為我被新技術影響很多,對於劇情部分我真的很不融入,加上我對這類題材其實根本趨於無感,要說出一番心得還真是有點困難...看到網上評論,多為一種對比的諷刺,荒謬這個詞似乎能貫穿整部片,誠如比利所說:「有這麼多人在慶祝我人生最糟糕的一天,感覺很奇怪。」。現實就是如此扭曲,每個人其實都是自以為是,活在自己的世界裡,在中場戰事有了交集,也只是徒增衝突與困惑而已。走上一條路之後,就是把自己帶離一些人,亦或是靠近一些人。個人覺得有趣的點是,比利那群人其實不是多討喜,他們是殺人的軍人,他們脾氣不是很好、嘴巴沒有多乾淨,就算產生疑惑,大概也只能繼續做他們被訓練的事,某種程度上來說,他們是加害者、也是受害者、甚至可以是共犯。把這樣的一群人放為主角,甚至拉著觀眾去成為其中一位,有種無力感、頹廢感,也難怪看完是種沈重。事實上,中場戰事不就是一段小插曲?因為被鏡頭照到而被看見,因為被看見而被放大,但充其量也就是一人美金五千塊的價碼,對這個世界來說,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。即使遇到看似真命天女的拉拉隊女孩、碰到有錢大佬假惺惺的賞識、坐上光鮮亮麗的豪華禮車、站到與偶像名同台的高架上,假的,沒有人想知道你的故事,你始終都是社會的一顆棋子,做著社會賦予你的事物。

說了那麼多,我還是要承認,我真的對劇情沒什麼感覺= =....可能讓我有空看個數位版,可以看到更多。  

 

5. 配樂、運鏡、色彩 - 原本的電影語言還存在嗎?

提到電影語言,撇開新技術不談,這一部的電影語言,還在嗎?當我提到電影語言,我泛指鏡頭移動、景深、畫面安排、色彩、甚至是配樂等元素,這一部分我想等到看完24格再來探討,目前先擱置。

 

6. 結語 

說了這麼多,結論先很乾脆地說一句,其實我喜歡《比利》。他真的是一部實驗電影,李安很誠實,他知道自己沒有做好,這部片能進步摸索的空間還很大,新技術到底應該怎麼使用,才能成為為電影加分的存在,是下一位膽敢使用這種技術的人需要思考的事情。願意把這部片拍出來,我很欣賞李安。

電影這門藝術到底要不要趨近真實?我想到動畫發展的過程裡,迪士尼早期動畫以天馬行空的形態變化為主,動畫本身的可能性無限,不若真人受到所謂形體的限制,米老鼠等動畫人物可以扭曲身體、變身錘子,展現動畫的高度的延展性。不過後來迪士尼轉而追求所謂的現實主義動畫,甚至拍攝出代表性作品白雪公主,力求仿造真人動作。電影這門藝術一直都在這兩端擺盪,電影語言的奧妙之處、亦或是趨近真實的感受,到底何處為平衡?而李安新嘗試的新技術,披露在觀眾面前,身為電影觀眾,又該如何解讀與感受這樣超越以往真實感的畫面,個人認為這才是《比利》一片最重要的價值所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eco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