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時候在國語日報上,刊登了一則名為《你可以為任何人心動》的文章,部分內文如下:

    

『這個世界上本來就不是只有男生愛女生、女生愛男生這種組合而已,人本來就可以對任何人感到怦然心動,這並不影響他和對方到底是男生還女生』
 
『這其實是非常簡單的道理,無需什麼高深學問就能理解,但因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,都刻意忽略同性戀、雙性戀等性別傾向的存在,假裝沒有這一回事,所以才讓小時候的我身陷困惑中』
 
『它(庫洛魔法使)更補足了在課本裡面應當提供而沒有提供給我們的,對「人的情感」這件事情的想像力。這些作品毫不猶豫地讓故事裡面的角色愛上任何人,這是一直在對我們發送信號:不要被哪些沒有想像力的大人給騙人,世界不是只有他們描述的那個樣子。如果你或你身旁的人,表現得和大人告訴你的不一樣,那並不是你們的錯。

那只是某些大人還不知道自己該認錯。』

   

大概就是這樣的一篇文章,雖然沒有全文刊登或會被指責斷章取義,但基本上,這就是個以動畫庫洛魔法使為引言,指出多元性別文化的存在,並希望讀者們不要侷限了自己的思考,這樣的一篇文章。說實話,我並沒有非常欣賞這篇文章,但當看到一些在作者臉書下的留言時,感到深深的不可思議。

因為我完全沒有辦法理解某些人的想法。

或該說,我根本不想去理解,他離我的思考範疇太遠,在聽到、看到的霎那,就會自發地引起排斥反應,讓我忍不住想反駁回去。仔細想想,反之亦然,或許對方也覺得我的言論,根本不可思議吧?但我還是想說一些話。

再說下去之前,我先自首我是支持多元性向的人,不過接下來的內容,會著重在同性戀上,因為我對雙性戀跟跨性別戀者,並不是很熟悉,不覺得可以大肆談論他們。

 

那麼首先,看了一些留言,想告訴大家一個我的想法...同性戀不會是暗示可以造成的。似乎不少人認為,小孩子看到這種暗示性文章,等同於告知他們同性戀行為是正確的、可行的,會間接暗示他們嘗試、接觸、接受同性戀行為,關於這一點,我真的很想說,同性戀行為絕對不是暗示一下就會發生的事。我們姑且不要去議論某些例外,某些因為種種複雜的環境因素造成的特例。基本上我真的不認為,同性戀可以被暗示而成。如果說性向是可以被暗示的,哈雷路亞,全世界的同性戀都可以被暗示回異性戀了,不是嗎?暗示他同性戀行為,孩子就會改變,反之,暗示他異性戀行為,孩子不也會改變?摸著良心回答一下,這個社會,到底是異性戀暗示多,還是同性戀暗示多?如果說你的孩子會因為一篇報紙文章,就變成同性戀,敢問家長,你是否對自己每天樹立的異性戀榜樣,太過沒有自信了?而會如此沒有自信,是否表示你其實知道,同性戀其實根本不會被暗示而成,你只是想避而不見這個問題而已,說穿了,你只是希望不要提到這個話題,所以你的孩子,還有你,就可以永遠假裝沒事一樣的活著。

可能會有人反駁,『我也不是說我的孩子就會因此變成同性戀啊,我所擔心的,是我會難以對孩子解釋同性戀這一行為與存在』。說實話,我不懂這有什麼好不能解釋的?每個人對世上萬物,感受、理解都會有不同,也因此就會產生不同的詮釋,你就像教別的存在於世上的事物一樣,教你的孩子同性戀這件事不就好了?沒辦法教,是否只反應了,你本身對同性戀這件事的不確定、不安感,因為你自己都還沒有好好想過、接受過、理解過,也就當然地沒辦法教給你的孩子。既然是這樣的話,說穿了是你的過失,也就沒有資格指責別人侵犯你為人父母的教導權,因為你根本沒有打算要教。

其二,同性戀不是任何人的責任。作者提出的看法,似乎是孩子是同性戀,並非家長能決定,就算斷絕一切有關同性戀的事物,孩子仍可能先天就有同性戀傾向。而有個留言,是認為,孩子是同性戀,是家長的責任,或許是以家人就是要互相照應的概念為基底?總之這位留言者的想法,是家長不該拒孩子為同性戀一事於世外,而該認清自己也有責任(什麼樣的責任我就真的不太能理解了)。但我完全不這麼認為。同性戀不是一種責任,從來都不是,也不會是。有些家庭,家長願意接受孩子的性向,但有時家長會認為,孩子這樣會不會是自己的錯?可能也只是擔心孩子的未來,會比較辛苦吧?但是說真的,孩子不會希望自己的爸媽這樣想的,這個責任,你不要擔,因為根本沒有責任。其實同性戀者自己本身,也不能說是擔著責任,因為身為同性戀者,並不會需要去追究什麼責任不責任的,他充其量就是一個狀態而已,所有的責任問題,都是同性戀者在之後,面對不同的人事物之後,對應不同情況,才會產生所謂責任。其實所有事情都是這樣,特別把同性戀這件事拿出來說成責任,個人認為很奇怪。

 

主要就以上兩點,在我看到留言之後,覺得不得不回覆一番。

 

---------------我是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接下來,《你可以為任何人心動》的作者有表示,他寫那篇文章的用意,在於希望能幫助到某個對因自己性向而困擾的孩子。雖然沒有如此目標,但我也想寫一些東西,或許哪個人碰巧看到,可以有一點想法或感覺。

我想寫的,是在 為任何人心動 之後,可能會發生的事,並會著重在同性戀相關的事情上。

首先,不要把心動後的傷害與痛苦,怪罪到同性戀這件事情上。個人覺得戀愛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,跟不同的人、不同的時間、不同的地點、不同的自己,每一場都是獨特而難以定位的,如結果不盡人意,要找出哪一步走錯,實在困難。這時,真的不要把錯怪到同性戀這件事上。她不愛你,不是因為你是同性戀,不是因為你不是那個對的性別(而且我才不認為有什麼對的性別),而是很多很多原因、很多很多因素、很多很多...雖然說真的很容易,就會覺得自己沒人愛是因為自己是同性戀,很容易就會有“啊要是我是另外一個性別就好了”這樣的想法,但真的,不要怪同性戀這件事。要知道同性戀不是一個可以被切除分離出來的東西,他是造就你這個人的一部份,他會在很多不同層面影響到你整個人的塑造。所以,真的,不要怪自己是同性戀這件事。

其次,不要覺得異性戀跟同性戀的感情,是不一樣的東西。雖然花了很多時間,而且直到現在都還在摸索,但我大概可以如此斷言,愛就是愛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說真的真是亂七八糟有夠複雜,從來都沒有辦法從一而論,頂多跟星座一樣,有個奇妙的脈絡可以略略依循。如果你對某個人心動了,與其一直想一些“啊不知道他可不可以接受同性戀”,還不如就勇敢一點吧!就算是異性戀,大家也都是這麼勇敢過來的,今天不會因為你是對的性別(再次重申,我對有對的性別這件事感到煩躁,只是這樣寫比較不囉嗦),你就可以跟心動對象多一點機會,就算對方說出“抱歉我沒辦法接受同性戀”這種話!其實真實意思只是“抱歉我沒有喜歡到可以跟你在一起”,就算你當下立刻告訴他,其實我是另一個性別,他可能還是會拒絕你吧,還會找另外一個理由。能不能在一起這種事,絕對不是同性戀這個因素,可以獨大左右決定的,我期許自己如此深信。

最後,就算很多事情都可能會不如意,也要默默地與之相處、調整,跟其他所有人一樣,感受心動、學著與他人相處、並絕對不要自我劃限。你並非錯誤,其實也沒什麼特別。雖然到現在還是不斷在摸索,但如果曾經能有人告訴我,我並不是一個錯誤,或許今天也就能更坦然地接受自己了吧。

以上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ecom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